集团新闻

NEWS

山东东营市滨海蓝镇崛起现代渔业示范区

分类:行业新闻

发表时间:2020/07/02

2012年12月26日  中国水产养殖网  出处:中国科学报      


在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食品中,鱼类、贝类等海产品备受国人青睐。紧跟着新中国成长的脚步,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从零开始,攻坚克难,最终扛起了世界第一的大旗。地处山东省北部的东营市,坐拥350.34公里海岸线,约占山东省海岸线的1/9,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。加上科学合理的政策规划与管理办法的有力推动,近年来,该市渔业稳步迅速向前发展。


从2008年9月开始,经过近三年的努力,东营市在一片盐碱荒滩上建成了现代渔业示范区。示范区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单片海参养殖基地。此外,以“中国十大名蟹”之一的黄河口大闸蟹养殖为主的10万亩淡水示范区已全部建成。


生态高效开发海洋资源


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是该市实施“黄蓝”两大国家战略的一个主体产业区,也是垦利县规划建设、重点推进的“五区”之一。


“通过一系列探索,我们已经初步摸出了一条以生态高效理念开发海洋资源、发展蓝色经济的新路子;滨海蓝镇建设正在加快推进。”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任方旭说。


据任方旭介绍,在发展过程中,东营市不断创新养殖模式。养殖区实行灌排分设,海水通过自然潮汐进入大型蓄水水库,经过沉淀、净化后,经提升泵站进入海参养殖池塘进行海参养殖;随着水分逐步蒸发,海水卤度逐步提升,而后养殖尾水养殖虾蟹、卤虫;海水卤度进一步提升后,养殖尾水进入原盐生产区制取原盐,提取溴素,从而实现了海水的循环利用和零污染、零排放。


在抓好水产养殖龙头带动作用的同时,示范区还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,合理开发风电、地热等清洁能源,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开发模式,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自然资源,努力形成各类资源综合开发、综合利用的示范带动效应,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。该示范区还实施渔民上岸居住工程,建设亲水娱乐、温泉度假设施,打造滨海旅游景观、景点,形成一、二、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。


科技创新推动渔业快速发展


任方旭表示,示范区通过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推动了渔业快速发展。


首先是深化产学研结合。示范区先后与烟台大学、青岛农业大学、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、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,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优势和示范区的资源优势,以高新科研项目为纽带,共建研发中心和实验示范区,搭建科研服务平台。


其次,示范区注重科技引领。每年示范区都会组织上百次科普讲座,并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殖大户外出参观、考察。结合养殖生产过程产前、产中、产后的不同时期和内容,示范区还组织专家、教授直接为养殖专业户授课,提供现场咨询服务,使养殖专业户掌握更多养殖技术,在新项目、新鱼种的引进与推广中实现了重大突破,带动了高效养殖业的发展。


再者是实施科技攻关。示范区曾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、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联合实施了30多项科研攻关项目,成功探索出利用太阳能、地热等清洁能源进行海参种苗繁育保苗的新模式,实现了“东参西养”的破题。


最后是打造品牌优势。目前,示范区已建成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示范区14处,贝类、淡水鱼、海参、南美白对虾等18种水产品通过了无公害认证,先后在北京、深圳、济南、青岛等大中城市成功举办了黄河口大闸蟹、黄河口海参等名优水产品推介会13次,极大地提高了黄河口水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

创新机制为渔业区开发提供保障


在开发的过程中,示范区严格按照“政府主导、市场运作、龙头带动、群众参与”的原则,积极凝聚各方力量、调动各类资源推进示范区开发建设。市县两级政府联合组建了黄河口渔业有限责任公司,以此为平台广泛进行招商、融资和机制建设。市县两级协调配合,配套联动,迅速推进,初步形成了边规划、边招商、边建设、边融资的运作机制。为了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,示范区先后引进了大连有德、东营海跃、海盈水产等十多家企业,累计投资12亿元,建设了海参养殖池塘,联建研发中心。


此外,示范区还建设了水产品市场,制定优惠政策,鼓励当地群众自主开发、联户开发或以合作社组织的形式进区养殖,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到滩涂开发的成果,让海参池逐步变为群众致富的钱袋子,真正实现兴渔富民的目标。截至目前,示范区已先后发展渔业合作社7家,累计发展专业示范大户160户。通过鼓励当地农户参股入社,示范区成功使群众的海参养殖效益由原来的亩均效益500元发展到如今的1万元,效益提升了近20倍。


伴随着“蓝黄”战略在东营的稳步推进,现代渔业示范区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。任方旭表示,示范区将紧紧抓住实施“黄蓝”两大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,始终遵循“黄蓝融合、海陆统筹、一体发展”的总要求,按照“三产联动、立体开发、区镇一体”的总体发展思路,建设具有东方特色的滨海蓝镇。